片中插曲響太空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云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哎,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呀兒喲……”無論看沒看過電影的人對《紅日》中的這首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幾乎都是可以哼上幾句的。說來這首歌的誕生還得益于導演湯曉丹的“舉薦與保護”。湯曉丹拍電影很講究插曲的運用。《紅日》攝制組剛成立,湯曉丹就找到了曾創作《紅旗頌》等許多優秀歌曲的作者呂其明,要他為電影《紅日》創作一首歌。他對呂其明說:“孟良崮戰役圍攻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場面很大,戰斗也是異常的激烈。在這場戰役到來之前應該有一首歌來宣揚解放軍戰士愛家鄉、愛部隊、保衛勝利果實的情感……”呂其明領命后與詞曲作家楊庶正、肖培衍一起立即投入了歌曲的創作。為了使歌曲與影片融為一體,呂其明先看了《紅日》電影文學劇本,然后深入軍隊體驗生活,并和湯曉丹等反復研究,定下了歌曲的基調:這首歌既要反映出孟良崮人民對家鄉的熱愛,又要反映出解放軍戰士熱愛家鄉保衛家鄉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音調與節奏上要與后面表現孟良崮戰斗場面的音樂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至深的藝術感受。音樂基調確定后,呂其明便進入了艱苦的創作中,不久,便拿出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三段歌詞,湯曉丹還根據這首歌配合劇中情節拍了300多個場面。然而,當這首歌在膠東拍攝地給攝制組主創人員試唱時,盡管大家對這首歌很是喜歡,但許多人又覺得它太長了,應當縮短一些才好。然而,這三段歌詞已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并且與所拍場面相互映襯,裁去哪一段都不太合適。當呂其明聽說要裁歌曲的消息后,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平時不發脾氣的他立即跑到攝制組大發一通火氣。對于呂其明的“發火”,湯曉丹卻一點也沒有動氣。其實,他早已決定要完整地保留下這首歌。呂其明得知湯曉丹的想法后,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并專門就“發火”一事向湯曉丹道了歉。 歌曲完成了,找誰來唱呢?呂其明和湯曉丹等人對當時的民歌手一一排隊比照,最后將目光鎖定在了上海歌劇院的歌唱演員任桂珍身上。任桂珍是個極善于博采眾長的歌唱演員,她的演唱在吐字、聲音控制、音色變化等方面汲取了民族唱法的特點;在行腔處理、表現人物等方面則汲取了我國傳統戲曲的方法,同時又借鑒了西洋發聲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由她來唱這首新創作的民歌是再合適也不過了。于是,劇組立即將任桂珍接到劇組試唱,她那清純、甜美的歌聲如春風撲面般,立刻征服了整個劇組。片中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演唱任務自然也非她莫屬了。《紅日》在全國上映后,由任桂珍演唱的《誰不說俺家鄉好》也立即紅遍全國。后來,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升上太空后,《誰不說俺家鄉好》與《愛我中華》等其他由全國民眾選出的30首歌曲一起響徹太空,并且名列30首歌曲之首。每每談及此事,呂其明總感慨地說:“沒有電影《紅日》,就沒有《誰不說俺家鄉好》;沒有導演湯曉丹的魄力,這首歌就飛不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