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徐橋鎮前進村黨總支副書記孫訓祥,連續10天沖鋒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一線,因過度勞累,于2月4日凌晨去世。
微信圖片_20200206110643.jpg (20.2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20-2-6 11:07 上傳
生命定格:連續10天“連軸轉” 1964年8月,孫訓祥出生在前進村白果組。1993年至2005年任原秒豐村文書,2005年至2013年任前進村文書,2013年至2018年任村計生專職副書記,2018年9月起,任前進村黨總支副書記。
1月23日至2月1日,孫訓祥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連續10天“連軸轉”。2月1日下午,因過度勞累,他倒下了。2月4日凌晨3點27分,因心臟衰竭、搶救無效,帶著未竟的事業和牽掛,他永遠離開了,生命被定格在56歲。
前進村,是一個有著5400多人口的大村。1月23日,徐橋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會議召開后,孫訓祥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自己的車上綁上小喇叭,走村串戶宣傳防疫知識。
1月25日,大年初一。吃完早飯,孫訓祥第一個出現在了村部,和隨后趕來的村委會出納孫丹榮一起,逐家逐戶上門宣傳。
疫情在蔓延,防控工作的“陀螺”在旋轉。2月1日上午,孫訓祥到秒豐組摸排宣傳疫情防控。中午,他還成功協助處理了一起村環衛工汪盛全與白果組騎電瓶車相撞的事故,下午繼續到組到戶宣傳。到2月1日,孫訓祥已和同事一起,共摸排從武漢回村人員21人,從湖北回村人員60余人。
2月1日下午5點,孫訓祥突覺胸悶不適。隨后,前進村黨總支書記王啟中與前進村衛生室主任吳衛民一起,立即開車將孫訓祥送至太湖縣人民醫院。因病情加重, 2月3日早上,孫訓祥被送往市第一人民醫院,2月4日凌晨離世。 拼命三郎:同事口中的好伙伴 王啟中說,2011年11月,孫訓祥在北京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一直帶病在村工作。“我勸他不能太勞累,但是他不聽,依然‘帶傷作業’。”
前進村,位于徐橋鎮中部地區,與新倉接壤,轄41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2005年村級調整由山新、豐足、前進、秒豐合并而成,全村工作紛繁復雜、千頭萬緒。
1月24日是大年三十,下午5點,孫訓祥還堅守在村部,給村民們撥付拆遷款。“都過年了,一定要把棚戶區所有棚改戶的補助資金和征地款全部發放到位。”他對前來幫忙的村委會出納員孫丹榮說。
徐橋鎮工業園區涉及前進村部分范圍,2019年5月起,孫訓祥負責配合工業園區的征地和棚改工作。征遷工作難度大,一次不行,孫訓祥就跑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最多的一家跑了20多次。在他的努力下,88戶棚改戶的拆遷工作和700余畝土地的征遷任務順利完成。
“和孫訓祥共事15年,我們沒有紅過一次臉,如同兄弟一樣。他一直兢兢業業,工作上的事從來沒有讓我操過心,交辦的事總會圓滿完成。”王啟中含淚說。
徐橋鎮黨委書記葉劍明說,孫訓祥平時工作一直認真負責,敢于擔當,農村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這些年來深受鎮村干部的一致好評。 親如家人:群眾心里的好干部 “我身體不太好,大兒子又患有尿毒癥,家里還有兩個老人要贍養,家里很困難。幸好有孫書記包保,一有什么補助政策,孫書記都會第一時間通知我,還時常給我提供打工的信息。”前進村白東組脫貧戶孫訓聰說,在孫訓祥的幫助下,他家已于2018年成功脫貧。
目前,孫訓祥包保的10戶貧困家庭,已全部脫貧。“我們農村人有恩講恩,這些年孫書記對待我們就像親人一樣。有時我在外地打工,他還時常到我家照看望我父母。”孫訓聰說。
前進村朱龍祖征遷戶王生華家,有個1500平方米的養豬場,按照征遷要求,應該被拆除。但王生華最初對此有抵觸情緒。為了做通他的思想工作,孫訓祥前后20多次上門。 “孫書記真的讓我非常感動,這么多次上門做工作,每次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王生華說,“不光如此,孫書記還積極幫我找路子、轉變發展思路。”
“孫書記走得太可惜了。”該村一位王姓老人說起孫訓祥來不時落淚。他說,孫訓祥每個月都要到他家走訪好幾次,有困難只要和他說一聲,他都會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
孫訓祥的妻子王霞蓮說,丈夫平時工作很拼命,還讓她體諒。“兒子在北京當兵,我們本來準備春節過后,去北京一趟,既檢查下他的身體、又看看兒子,沒想到疫情來得太突然了,”王霞蓮哽咽道。 來源:安報全媒體記者 沈永亮 通訊員 陳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