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橋鎮隸屬于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位于太湖縣徐橋鎮位于大別山余脈、長江北岸的太宿望三縣交界處,東起佛子嶺,西至好漢凸,北聳茗山,南橫泊湖。徐橋鎮始建于清道光14年,即公元1834年。該鎮自古物華豐茂、民風淳樸、人杰地靈。水陸交通的便利給這彈丸之地帶來了無限商機,它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2000年被列入安徽省中心鎮,2003年被批準為全省重點中心鎮,2004年被建設部等六部委命名為全國中心鎮,2009年又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2016年入選“全國重點鎮“。
Snapshot_1_副本.jpg (117.42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2015-8-1 14:04 上傳
1.鄉鎮簡介
徐橋鎮素有“小上海”之稱,始建于清咸豐初年,位于太湖縣城南省211線22公里處,是大別山皖西南物資貿易集散地,是太湖、宿松、望江、懷寧四縣貨物流通渠道和仔豬生產交易基地,全鎮總面積103平方公里,耕地3.7萬畝,林地2.8萬畝,水域0.86萬畝,轄2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2萬。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35億元,農業總產值1.13億元,個私經濟銷售收入1.04億元,財政收入7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
徐橋鎮地理條件優越,依山傍水,臨泊湖,通長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田肥地茂。盛產糧、棉、油等農作物,魚、蝦、鱉等水產品,仔豬、生豬、雞鴨等畜牧產品等。徐橋鎮水陸交通便利。省道線穿境而過,新望公路直上滬蓉高速,泊湖水路直通長江,鎮村公路互成網絡,四通八達。徐橋鎮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教育興旺,歷史源遠流長,著名的楊泗寺為佛教圣地之一。
Snapshot_6_副本.jpg (65.9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15-8-1 14:04 上傳
160218kdltas9dttx7tdug.jpg (85.9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5-7-29 00:28 上傳
2.古鎮風情
徐橋鎮是皖西南人文薈萃之地,物資商貿集散中心。鎮內有墩上古人類遺址、水鄉名剎楊泗古寺、古色古香的石板老街和百舸爭流的水碼頭。由于地理條件優越,文化底蘊深厚,這里清末民初就是徽商鄂販云集之地,大小街巷26條,店鋪林立,商號繁多,百業齊全,尤以本地生產的橋莊布(白老布、青花布、色子點布、條紋布、藕禾布)馳名省內外。徐橋老街房屋大都是磚木結構的徽派建筑,大體是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從幸存的一些大院仍可看出當年的繁榮。
文化底蘊
徐橋老街商家仍沿襲傳統,開張必定將黃歷翻個遍,選擇黃道吉日,請親朋好友來熱鬧一番,以期將來生意紅火。水運啟航更是講究,長年在浪里討生活的“船家佬”更希望平平安安,他們要燃放鞭炮并供請龍王神位,齊唱粗獷的《排歌》,高喊號子,祈求龍王、河神保佑他們開船順水順風。商業發達的徐橋老街,曾經有500多號店面。
老街上商戶都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遵循“營道有術,賈業必興”的古訓,他們招收學徒都必須立投師紙、辦投師酒,由擔保人畫押,邀請同行代表做憑中。投師紙除寫明學徒投師三年不僅要聽從師傅管教與潛心學習技藝外,還要著重寫上“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功誓不還”之類的語句,以免沒學好技術有辱師傅臉面。商家都以顧客為重,老板會要求店員時刻記住“顧客至上”的原則,思考如何招攬顧客、接待顧客。老板辭退店員也講究委婉含蓄,一般正月初八開張,初七晚會宴請店員,如果老板坐首席,聚餐的店員會心知肚明,沒有什么變故,如果老板將哪位店員請到首席,并敬上一杯酒,坐在首席的店員,便只得喝下這杯悶酒另謀出路。這一切,都是徐橋人委婉含蓄的集中反映。
老街茶館
老街最負盛名的還是茶館。因為商業繁榮,來往旅客甚多,能讓人休息并怡情的茶館便隨之產生。茶館多了,漸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茶文化。這里的茶館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處體現在,當街擺桌,顧客來去自由,可點茶也可自帶茶葉,茶館多專門聘請說書先生或清唱的小姑娘為顧客助興,過往客商在這里品茗聽唱,一解商場上的煩惱,蓄養精神,清理思路,養情怡性,就是不吃茶,也可以免費享受“精神食糧”所提供的愉悅。茶館伙計一般肩搭白練,身著長衫,有客人來了則長呼一聲“客位”,順勢拉開桌椅,擺開架子,熱情招呼道:“里面請,里面請!”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伙計不時展示一下茶道,說點小段子,玩個噱頭,顧客聽后個個飄然若仙,身心俱爽。有的茶館還兼帶為人操辦紅白喜事,將茶文化“滲透”其中。
160044ae2nnq2hnr1od143.jpg (333.0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5-7-29 00:29 上傳
楊泗廟
楊泗廟是徐橋人心中的圣地,楊泗廟何時所建已沒人清楚,史料記載也很模糊,但絲毫不影響它在徐橋人心中的位置。徐橋位于泊湖之濱,地勢不高,以前常遭受水災。據傳,一年發大水之前,有位游僧在湖邊建了楊泗廟,是年,大水將所有莊稼、房屋全部淹沒,連湖里的船只也被沖走無數,唯有這座小廟幸免于難,這是因為廟隨水漲。于是,附近村民紛紛前往避災,后來,當地人傳說是楊泗將軍顯靈。
Snapshot_5_副本.jpg (128.8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5-8-1 14:06 上傳
3.經濟發展
徐橋鎮黨委政府理清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交通便捷、人杰地靈、徽商故地、民風淳樸的優勢,大膽開拓,搶抓機遇,奮力拼搏,立足徐橋自身建設,努力構建“工業徐橋、活力徐橋、和諧徐橋”,努力把徐橋建設為以服裝加工、農產品加工、制造為主的工業強鎮;利用境內豐富的水面資源、山場資源、土地資源,積極實施好生態富民工程,發展高效優質農業,實現立體綜合開發,努力形成以糧、油、棉為主體,水產業、畜牧業、經果林并重的農業強鎮。
徐橋鎮在當地黨委、政府帶領下,以創建平安徐橋、文明徐橋、活力徐橋為抓手,穩步推進社會進步。該鎮國民生產總值近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1億元,農業產值達1.8億元,民營經濟收入1.6億元。糧食總產1.76萬噸,油菜籽2.4萬噸,水產養殖面積達1萬畝以上,畜牧飼養量達到6.7萬頭,財政收入完成1051萬元,個體工商戶1000余戶,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城鎮區劃面積5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住房改造率60%以上,柏油路鋪設已達25公里,村級水泥路面48公里。以板栗、油桃、泡桐基地為特色的生態園林經濟;以仔豬、生豬養殖為特色的養殖業;以糧棉油為基礎的傳統農業;以勞動力轉移為前提的勞務經濟等產業鏈正在逐步形成。招商企業已達28家,引資額超過1.5億元。全面整改了水利基礎設施,經受了旱澇災害的考驗。徐橋鎮朝著皖西南物流商貿重鎮發展,被列為國家工商總局206個商業聯系網點之一、安慶市綜合改革試點鎮、省中心建制鎮、省重點中心鎮、全國重點鎮。
Snapshot_4.png (1.63 M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2015-8-1 13:58 上傳
4.鎮內機構
黨政辦:負責黨的建設、文秘檔案、人民武裝、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管理、宣傳、統戰、保密、綜合協調、政務監督、信息統計、行政后勤、群團工作,承擔鄉鎮人大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承擔政協日常工作等。
社會事務辦:負責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教育、文化、衛生、廣電、體育、民族宗教、對臺事務、外事僑務、關心下一代、老齡工作、殘疾人事業和管理。
計生辦:負責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
經濟發展辦:負責經濟建設(含扶貧工作、農經工作、小康建設、招商引資、農業發展規劃、鄉鎮企業管理)、財政財務工作、安全生產、科技、農田水利建設、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等。
城建辦:負責鎮區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管理、交通等。
農組(選派)辦:負責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選派干部管理工作。
綜治辦:負責社會治安、法制宣傳、人民調解、來信來訪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