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張嘉澤:你和秋妍之間的感情也是觀眾解讀最多的,有些人認為還是有愛情痕跡在里面的,你覺得這是愛情嗎?
張嘉譯:可能大家習(xí)慣性地覺得這兩個人之間產(chǎn)生了愛情,其實一個人的身上不光是有愛情、親情,像周乙和秋妍之間的情感是超越了愛情和親情。秋妍的孩子他撫養(yǎng)到了5歲,孩子生下來就叫他爸爸,這種情感你怎么解釋,你說是他的親生骨肉嗎?不是,那你能說成你不是她父親嗎?你不能簡單地去概括它,實際上它是超越了愛情的一種情感,親人一樣,兄妹一樣,因為兩個人都有自己家庭、忠于自己的愛情,都有共同的理想。實際上在拍攝當(dāng)中,我就特別喜歡這種關(guān)系,可以把它提高,沒必要每一步都按照一些流程來完成它,你們生活在一起這么多年,最后產(chǎn)生愛情了,這種想象確實是無聊的。 周乙為了保證秋妍母女安危,并讓秋妍可以繼續(xù)潛伏下去,他選擇了犧牲自己,讓秋妍假意背叛。他最終的結(jié)局是在平靜而緩慢的節(jié)奏中被拉上刑場,面對高墻背對槍支,射擊、倒下,這些細節(jié)鏡頭一一展現(xiàn)。一個諜戰(zhàn)領(lǐng)域的英雄,留給觀眾的最后一個影像是手被束縛著倒在地上的樣子。觀眾表示這么悲慘的結(jié)局實在不是自己想看到的那一個,英雄人物的結(jié)局不該是這樣。 而張嘉澤的感覺卻不是這樣,他說:實際上我覺得非常好。其實它不光是在講故事,我們還原了真實。可能有些時候我是和觀眾一起感受這個故事,希望能夠放緩一點,給大家一點時間來感受它,并不是好像快餐一樣,所謂的節(jié)奏很快,實際上是無節(jié)奏的。每一個鏡頭,每一段戲,所有的東西真的是希望觀眾能夠去感受它,而不是你很痛快地一看就過去。實際上這個劇整個節(jié)奏都是那種娓娓道來的感覺,慢慢進入,大家共同來感受一個東西,感受這個故事。這種形式是非常好的,可能觀眾剛開始還不太能夠適應(yīng),但是我相信你如果能靜下心來觀看的話,你會感受到,因為這是整個劇組很真誠地為觀眾拍的一個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