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這次普查需要登記您家全部人口信息,您兒子媳婦在哪里工作呀?”11月4日,筆者見到柴林的時候,他正在農戶家中開展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頭戴小紅帽,胸前佩掛證件,一邊翻看戶口簿耐心詢問,一邊熟練地在手機小程序上錄入,十分認真專注。不仔細看,都不會發現他是用左手操作,另一邊半截右臂自然支撐在桌上。
今年32歲的柴林是太湖縣徐橋鎮西平村人,此次是他主動申請負責村里89戶人口普查工作。 村總支委員葉和松介紹說,“柴林是一個好伢,尤其是今年,幫助村里做了很多工作,不光是人口普查,疫情期間他還擔任了聯防長,天天走街串巷動員大家做好個人防護,特別不容易!”聽到別人夸獎,柴林一下子靦腆起來,他垂下頭笑著說,“我也是盡我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前遭遇意外,要不是村里和鄉親對我多有照拂,我可能很難抗過去?!?/font> 那次意外發生在2007年,柴林高中畢業跟人到工廠上班,右臂不小心被機器卷了進去,自那以后,他把自己關在家里閉門不出,再沒笑過。“那時候,自己20歲不到,一下子變成了殘疾人,感覺天都要塌了,不知道以后路該怎么走?!比欢钸€是要過的,實在沒辦法,他在家里開了一個雜貨店,村里人常來照顧生意,但也只是杯水車薪,勉強維持。 2014年,他家因為貧困,被村里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些利好政策向他家傾斜,生活慢慢得到改善。2015年,立華公司以“公司+村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合作養雞,他第一時間向村里報名。沒有資金,國家提供小額貸款政策;沒有技術,立華公司安排人員全程技術指導;沒有場地,村里幫忙協調承租。2016年年初,一條占地6畝的雞棚建成,看著14000多只嘰嘰喳喳的小雞仔,柴林和家人笑開了花,這就是他們脫貧致富的新希望。抽水,打開卷簾,控制雞棚溫度,柴林每晚都要起來好幾次,“如果不及時打開卷簾,雞棚內氨氣太重,雞會受不住的,必須保證雞棚有足夠多的清新空氣;另外,溫度也很重要,小雞仔時要保證恒溫35℃,雞越大溫度要求越低,像現在這樣大小的雞,棚內要保證24℃才行……”談到雞,他一下子打開了話題,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當問及養雞有遇到過什么困難時,柴林說,立華公司向每位養雞戶統一供應苗雞、飼料和疫苗藥品,并提供技術服務和產品銷售,雞死亡率很低,也不愁銷路?!艾F在,每年養3批雞,2016年到現在純利潤已有20多萬。下一步,我還想擴大生產,再建一條雞棚,當然場地還需要慢慢協調,應該沒啥大問題?!辈窳謱Υ诵判臐M滿。 2017年,柴林戶光榮脫貧。目前,養雞、開店、人口普查裝滿了他的生活,但柴林依然不滿足,忙里偷閑,他時常拿著書認真學習,為自己充電?!叭绻麜r間倒回13年前,這些都是不敢想的,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有重新再出發、創造美好生活的機會,我將繼續努力,回報父母,回報社會!”柴林有些激動地說。(楊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