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老家人都會自己做一些豆腐,做豆腐的過程說簡單也不簡單,這次制作由奶奶燒火,大媽和媽媽弄豆渣水,我一旁動動手腳拍拍照片。后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程序大致有六道。
1,選出家種的黃豆子,浸泡一晚上,泡發(fā)后用手摸上去質(zhì)感就是柔軟的。
2,而后拿到私家做豆坊去壓榨,把黃豆大米放進壓榨機里,隨著轟隆隆的鳴叫聲豆渣子出現(xiàn)在了壓榨機下方的容器里。把豆渣子放在老用木框和紗布合成的的吊架內(nèi),加適量的水?dāng)嚢瑁址鲋绢^邊緣8字形搖動,這樣豆子水就流到了下方的容器里。經(jīng)過幾次的加水搖動,豆渣水也就越來越清了。
161151rx4i0xiix02yh62m.jpg (86.6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15-8-3 17:52 上傳
3,把盛好的豆渣水放在老家的大灶臺鍋里,火候不能過大,慢熬。鍋里的豆渣水隨著溫度的升高會有泡沫出來。用木刀把把泡沫去掉,加鹵水給豆渣水定型。(這一步是及其關(guān)鍵的,新手一般做不來,我們家做了這么多年,每次差不多都會請觀音堂的阿姑來幫忙看看)
4,定型的豆渣水此刻就是豆?jié){了,舀起嘗一口,味道真是鮮美純正,豆子的香味把整個廚房填滿。做到這一步就是把灶臺里的豆渣水都再次盛到大木桶里,然后把較為清澈的水舀掉,剩下的就是所謂的豆花啦!(這也是北方人喜歡吃的豆腐腦了,加點辣椒面醬油鹽巴和香菜,味道絕對美味到家?。?br />
161154apa0wpz7000lplwn.jpg (32.05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15-8-3 17:52 上傳
5,在平穩(wěn)的桌面上放置方塊木板,放上浸濕的紗布(這就是手工的做豆腐的模板),把豆花倒入,再把紗布的四個角鋪好,連續(xù)按這樣的方式弄上幾次,最后在木板上方放上重物壓實兩三個鐘頭。
161157xzff4kugax45ogr4.jpg (87.72 KB, 下載次數(shù): 1)
下載附件
2015-8-3 17:52 上傳
6,時間到,揭開紗布,神奇的事情也就發(fā)生了,豆花變成了豆腐哦!在豆腐上撒上細鹽巴,再用刀切塊,拾起放到竹籃里晾干。
161200gmsaxmlxcbgc1zzk.jpg (36.12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2015-8-3 17:52 上傳
和大人們一起做這些老家傳統(tǒng)的手工食品,讓我看到了父輩們那以往勞動的艱辛。因為相信不久的將來年輕的一代都早已不會弄這些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外地的快餐文化和金錢主義。 |